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中,医生的女性比例为50%,护士更是超过了90%。她们是美丽可爱的女生,更是坚强伟大的女战士!奔波于抗疫前线,每天像脚踩风火轮一般忙得团团转,下班时往往衣服湿透,嘴巴干裂,用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她们,是逆行抗疫的巾帼力量!
疫情爆发后,有两个名字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信心与希望。一个是"钟南山院士",一个是"李兰娟院士"。这位73岁的老人始终坚定地奋战在抗疫一线,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挽救着一个又一个的患者,她防护服上醒目的“武汉加油”四个字,让无数人泪目。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黄霞作为渝东北片区集中收治医院的重症医学主治医师,她义无反顾,第一时间主动请战,临危受命,负责重症病区的救治和协调工作。她把6岁的儿子送回老家,让父母帮忙照看,只告诉他们:“我要忙一段时间!”,便立即投身到了救治工作中。她带领医生团队,为了能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不顾个人安危和辛劳,最长的一次,她曾穿着隔离服连续救治病人超过30个小时。在她和团队医护人员的精心诊疗下,陆续有100多名患者从三峡中心医院治愈出院,而黄霞和她的团队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1月18日,随着疫情全面发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写下了一封请战书。写下请战书之时,张旃特别注明,此事没有告知自己的丈夫——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的李明昌教授。这封请战书在网上走红,被称为现代版的“与夫书”。17年前,她曾参与过抗击非典;如今,她再次奋不顾身,申请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张旃说:自己长驻留观室,既可以减轻其他医生负担,病人也可以获得连续性治疗。在这次抗疫前线中,很多护士的年龄都不过二十出头,面对的却是死亡人数超过非典的新冠病毒。“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本都是每个家庭中的珍宝,可当疫情来临,她们却选择放下恐惧,搁置惦念,穿上白大褂,投身到了战斗中去。穿脱一次防护服就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再加上防护用具也非常紧缺,所以她们为了提高救治速度、尽量减免浪费,每天夜以继日的在病区内进行高强度工作,连续很多个小时不吃不喝,甚至有人用上了尿不湿。因为需要长时间佩戴极其贴合面部的N95口罩和护目镜,所以很多医护人员在结束工作卸下防护用具后,脸上都会留下深深的压痕,有些皮肤敏感的人甚至会出现溃烂的现象。
为了做好消毒,医护人员平均一天要洗手100多次,加上不断接触消毒液,连续带着手套工作,很多医护人员的手都发生了肿胀、脱皮的现象,甚至有的长满了裂口。随着疫情的迅速发展,每个医护人员几乎都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无法保证休息时间,自身的身体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但她们为了救治患者,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火神山医院创造了10天建成的世界神话,“基建狂魔”这个名号,再一次响彻世界。奇迹的诞生,离不开无数位伟大的中国女性。王晓红在火神山项目的钢结构施工部分扮演了“主心骨”角色。她主要负责图纸、技术、物资、现场等4大方面的通盘协调。每天都是上百个电话、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除了这些被公众关注的女性,还有千千万万个她也同样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为这场抗疫战争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随着防疫物资需求量激增,应急生产迫在眉睫。各地的防疫物资工厂纷纷紧急开工,女工们赶回工厂连夜加班进行各项生产工作,保障了防疫物资的顺利供应。自发响应号召的女司机们,有的连夜驾驶大货车将物资送达武汉,有的义务接送因公共交通停运而无法通勤的医护人员。还有连续一周无法回家的女民警、挨家挨户走访登记的女性社区工作人员、为医护人员、隔离病患运送餐饮与生活用品的女志愿者、坚持在大街小巷做着清扫消毒的女清洁工……她们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她们每个人的奉献都值得我们尊敬与铭记。在这次疫情中,我们见证了无数中国女性的勇毅与担当、智慧与力量。让我们感谢每一位在抗疫前线英勇奋战的女英雄! 致敬每一位在危难关头贡献力量的中国女性!
中国大学生在线
综合自人民日报(ID:rmrbwx)山东共青团(ID:gh_c95a96682d18)晚晚学姐(Fengwans Theorem)东风装备EAP(ID:gh_089c3480e5d9)
策划:盛楠
文字:关晓娟(山东理工大学)
排版:郭佳宁(山东理工大学)
美编:何建龙(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编辑:于蕾 苏欣颖(辽宁科技大学)
和小中一起
为女神们点1000个(在看)赞↓↓↓